中国民俗逢大事喜欢择个良辰吉日,择日的传统历史悠久,最早的择日记录在《周易》:“先王以至日闭关,商旅不行,后不省方。”在冬至和夏至两个阴阳交接的时间,不适宜劳作,全国休息。到了汉代,更有两至之日,关闭城门,官衙放假的传统。冬至和夏至是天文历法的两个最重要的节点,这说明,择日的传统起源于天文历法。
到了唐代,择日传统更是盛行,“杨公忌日”,即由唐人杨筠松所订定。
他把正月十三、二月十一、三月初九、四月初七、五月初五、六月初三、七月初一、七月廿九、八月廿七、九月廿五、十月廿三、十一月廿一、十二月十九,这十三个日子定为百事忌日,在民间流传甚广。
把杨公忌日分类,可以看出天文历法的背景,杨公忌日均在单日,1-6月忌日均在望月(月圆)之前,7一12月忌日均在望月(月圆)之后。月圆之前为阳,月圆之后为阴,上半年为阳,下半年为阴,即1一6月忌日在阳,7一12月忌日在阴。
在佛教中,把每月八日、十四日、十五日、二十三日、二十九日、三十日为四天王察人善恶之日,称“六斋日”。它的天文历法特征更明显,初八为上弦月,十四、十五月圆在望,二十三日为下弦月,二十九、三十看不到月亮,为朔。
从这两个例子可以看出,择日和月亮的朔望月周期紧密联系在一起的,而月亮的运行周期是中国阴阳历的重要部分。
为什么择日和月亮运行的朔望月周期紧密联系?因为月亮的运行周期对地球影响很大。
当月亮处于地球和太阳中间时,这时看不到月亮,为朔晦月,多形成日蚀,月亮会遮挡太阳的能量,地球大气层会形成一个温度低点。当地球处于月亮和太阳之间时,多形成月蚀,月亮会反射太阳能量,增加地球获得的太阳能,在大气层形成一个温度高点,温差和月亮的引力变化会引起大气潮的周期性变动,直接影响着风雨的形成。除此之外,海洋中的每月大潮和每日潮汐,每个人的情绪和身体周期,特别是女性的生理周期,和月亮的朔望月周期大致同步,当无法同步时,往往是身体出现了问题。
月晦时,情绪低落,所谓月黑风高夜。月圆时,情绪高涨,易于失控。当然,也只是概率的提高,并不意味着一定发生什么。
所以古人根据朔晦月,上弦月,圆月,下弦月,这四个月亮周期的关键点,也是月亮对地球影响较大的点,作为择日的主要依据的。当然还有太阳回归年的关键节点,都是影响地球和人重要节点。
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yiyanjun.com/27137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