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所说的朱元璋祖坟,是指朱元璋的爷爷熙祖的坟墓。
据明万历《帝乡纪略》和《泗虹合志》记载,关于朱元璋的祖坟,还有一段神奇的传说。
朱元璋定鼎南京,建立大明王朝不久,便派太子朱标到泗州(今江苏泗洪)祭告祖先。
由于年代久远,连朱元璋
本人也不清楚他爷爷坟墓的确切位置,因此,皇太子朱标一行只好站在泗州城上望河凭吊。
到了洪武十七年(公元1384年)农历十月十二日,朱家族人朱贵朝见朱元璋,声称找到了朱元璋祖父当年的居住地和埋葬地,并公布了一个神秘的故事。
原来,朱元璋的爷爷熙祖名叫朱初一,生于宋未元初,是江苏句容县通德乡朱家村人。因当时天下大乱,遂携全家渡过淮河,到泗州定居。
有一天,他在杨家墩自己下屋的一个土坑里躺下休息。忽然从外地来了师徒两个云游道士,其中师傅老道指着朱初一所躺的地方说:“如果葬于此地,必出天子。”小道士问道:“何以见得?”老道说:“这个地方地气温暖,湿气凝聚,不信可以插根枯树枝试一试,十天之内必长出嫩叶。”接着,急忙喊朱初一起来。朱初一佯装睡熟,好一会儿才醒。老道士问他,你刚才听见我们说话了吗?朱初一又佯装耳聋,听不清别人说话。于是,师徒二人便插上树枝离去。
朱初一记下老道的话,细心观察枯树枝的变化,到了十天头上,果然枯枝发芽生叶了。于是,朱初一计上心来,拔去发芽的树枝,另找相似的枯枝插在原处。
当师徒两个道士来到原处,却见枯枝并未发芽生叶,小道士就说:“师傅,你算错了,枯枝并没有生叶啊。”老道见朱初一又在附近,便指着他说:“定是此人换掉了。”老道接着说:“你这样做,泄了儿子的王气,只能由孙子辈来做天子了。”
元泰定四年(公元1327年),熙祖朱初一临死前,把这件事告诉了朱元璋的父亲,朱元璋的父亲按照遗嘱,将朱初一葬于此地。这一年未,朱家又迁到钟离之东的盱眙县木场里,在这里,朱元璋出生了,一个延祚达276年之久的大明王朝,遂即建立起来了。
朱元璋根据朱贵提供的线索,命皇太子朱标亲赴泗州督造这座祖陵。
为了修建这座祖陵,从开挖施工到大功告成,整整花费了三十多年的时间,耗费了巨额的资金,动用了十几万民工,终于修成了气势恢宏的皇家祖陵。
然而,由于明熙祖陵东临洪泽湖,东南、西部皆为淮河环绕,位置刚好处于淮河流入洪泽湖的水口,因此,每当淮河涨水,明熙祖陵就总被淹没在一片汪洋之中。
明朝廷曾多次拔款,筑基维护,但仍然无济于事。从太子朱标之后,历代明朝皇帝,再没有去明熙祖陵祭拜过。
清康熙十九年(公元1680年),规模宏大的明祖陵,终于抵挡不住洪水的侵袭,最终淹没在浩瀚的洪泽湖中。
此后三百年,明祖陵渐渐被世人遗忘了,人们再也不知道它的确切位置了,只有《明史》中还能查到有关它的记载。
然而,到了公元1963年,这个被人们遗忘的明祖陵忽然又奇迹般地出现了。
事情是这样的,1963年,洪泽湖一带经历了百年不遇的大旱灾,湖水因干旱不断下降。一天,一位渔民来此打鱼,意外发现浅水淤泥处,露出了许多东倒西歪的石像,还有一些气势不凡的古建筑,也隐约可见。
水中怎么会有古建筑?于是,这位渔民立即上报了当地政府。
这一消息引起了考古专家的高度重视,于是,文物部门组织专家开始了抢救性挖掘。
经考古工作队的挖掘,发现共有9座拱门,21对石像,还有规模宏大的豪华正殿。专家们翻阅史籍,根据明熙祖陵所处的位置、规制、建筑用料、正殿样式、石像雕刻等等记录,一一对照所挖掘的文物,竟与消失三百年的明熙祖陵完全吻合。
考古专家由此断定,这就是消失了长达300年之久的明熙祖陵。
1980年,国家文物局、江苏省文化厅拔款对明熙祖陵进行了修复,筑堤3000米,把陵墓与湖水彻底隔开,重新将原有建筑进行了全面维修,现陵区面积35.1万平方米,围堤遍植松柏,并新建曲桥一座和陈列室五间。
明祖陵传奇般的故事,说明:明祖陵与其说是风水宝地,不如说是灾患之地。然而,常言说:一人得道,鸡犬升天。既然此地的祖宗繁衍出了朱皇帝,人杰当然地也灵了,因此,谁还敢说它不是一块风水宝地呢?
朋友,你说呢?
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yiyanjun.com/22512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