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信史可考的楚国历史是在殷周之际, 它僻处于荆山, 即今湖北南漳、保康南和西南一带的山脉,沮水、漳水发源之地,这些地区,现在仍称荆山。周统一天下后,封熊绎于楚,居丹阳。 有的学者考证,丹阳应在沮、漳水下游的枝江一带, 介于荆山与郢( 纪南城)之间。 总之, 沮水、漳水流域是楚的发源地和早期政治中心。 故有荆楚之称。
春秋时期, 楚的疆域不断扩大, 逐渐发展成为掩有江淮之间的大国, 中心在湖北地区, 都城郢都, 即今湖北江陵。 在楚的全盛时期, 它的疆域西边延伸到巫山, 到达今四川东部; 西北到汉水上游汉中一带, 以秦岭为界与秦相邻,西南到今广西东北部;东北到今山东南部。 公元前 3 44 年,楚攻东越王后,更把原在今安徽中部的东部边界,推进到了东海之滨。
晚期,楚在西部多次为秦所侵,丧失汉中、黔中,公元前 27 8 年,秦将白起攻破郢都, 楚迁都到陈( 河南淮阳), 又迁到巨阳( 安徽太和县东), 又迁到寿春(安徽寿县)。 公元前 22 3 年秦将王翦破寿春,楚亡。
存续八百年的楚国灭亡以后,楚仍作为一个地域概念而存在、使用。 秦汉时,把楚在地域上分为东、西、南三个部分,称为“三楚”。 但对“三楚”地域划分,《史记》与《汉书》不尽相同。
《汉书》以彭城为西楚, 以吴为东楚, 以江陵为南楚。 秦汉之际, 项羽都彭城, 故称为西楚霸王,《汉书》中有记载。 尽管分法有别, 但“三楚” 的大部分地区在今长江、淮河下游一带则是共同的。
在中国象棋的棋盘中间, 一般写着“楚河”“汉界” 四个大字。 这是把下棋比做历史上的“楚汉相争”。 那么楚河汉界究竟在哪里呢?
据史书记载, 历史上的楚河汉界, 并非今日 的扬子江畔的楚河地带, 而是在古代豫州荥阳成皋一带, 它北临黄河, 西依邙山, 东连平原, 南接嵩山,是历代兵家兴师动众的古战场。
公元前 2 04 年,刘邦和项羽在这一带发生战争, 双方都竭力争夺。 公元前 2 03 年, 刘邦凭借大后方丰富的粮草做后盾,出兵击楚,项羽因为粮缺兵乏,被迫提出“中分天下,割鸿沟以西为汉,以东为楚” 的要求, 这条“鸿沟” 的界线和长度指的是从荥阳引河水向东南, 沟通济、汝、淮、泗四水为界。 从此, 就有了“楚河”“汉界” 之说。
如今, 在荥阳县城东北的广武山上, 还留着两座遥遥相对的古城遗址, 西边的叫汉王城,东边的叫霸王城,传说就是当年刘邦、项羽所筑。两城中间有一条宽约 3 00米的大沟,就是刘邦与项羽对垒的印证。
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yiyanjun.com/15231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