众所周知婚姻是每个人追求得归宿,生儿育女是每个家庭期盼的喜事。
一段婚姻是否长久,主看男女双方是否能够理解对方。一个家庭能否开枝散叶,就要看夫妻感情是否和谐。
处于新时代的我们追求一份自由平等的恋爱,而古代的男婚女嫁靠的却是“父母之命媒妁之言”。
他们能否建立婚姻关系,就看双方父母的意愿。
在古代的择偶标准中有一俗语:好男不娶红扶桑,好女不嫁大马猴。
这句话成为了千万家庭选择儿女另一半的准则。这句话到底包含了什么意思呢?在开明的现代是否适用呢?
自古红颜多祸水
长得漂亮的女人一定不是好东西,要离漂亮的女人远点。
这种对“漂亮女人”的偏见自古以来都不少,“红颜祸水”是从古至今对女人的误解。
古代人娶妻娶贤,女人不能太漂亮,但一定要贤惠。漂亮女人在家待不住,所以家中儿子娶妻一定是老实憨厚的,肯定不是美丽动人的。
“好男不娶红扶桑”就是根据老一辈的思想得来的。
“红扶桑”是一种颜色鲜艳,开起来很大的花。这种花看似柔弱无骨,实则艳丽无比,随风飘摇。
古代诗词中不缺少夸赞红扶桑的诗句。
“千叶芙蓉讵相似,百枝灯花复羞燃。”连娇艳欲滴的芙蓉花在红扶桑面前都能黯淡无光,可见此花的美丽芬芳。
把红扶桑比作女人,那便是长相漂亮、身段轻盈的女子。
古代越漂亮的女子越被人说三道四,为了家族的脸面,男人也不准找特别漂亮的女人为妻。
古代关于红颜祸水的例子太多了。
周幽王荒淫无道导致商朝灭亡,后人却把朝代的灭亡怪罪在美丽的褒姒身上。惨褒姒背负着西周灭亡、勾引君王荒废朝政的罪孽直到现在。
潘金莲不守妇道、红杏出墙,还谋害亲夫。
这些对漂亮女子的写照,就是古代人对女子的固有印象。
所以好男不娶红扶桑是古代人固有观念。他们偏见的认为漂亮的女子不顾家,不会养家,甚至能造成家门不幸。
除了漂亮之外,红扶桑这种花还带有一个特征,那便是有花无种。红扶桑对应上女子那就是指她不能生孩子。
传宗接代在古代是非常重要的事,女子不能生育是犯了“七出”之罪的。不能生育的女子是绝对不能娶的,再温柔贤惠的妻子,只要不能生孩子就会被唾弃。
古代女子在家从父,出嫁从夫,根本没有自己的主见和生活。长得漂亮、不能生育就会被人戳脊梁骨,这大概就是女子的悲哀吧。
古代女子身份低下,但是正经人家的父母嫁女儿都会为孩子选择一门好的亲事。
父母是不会让孩子跳进火坑生活的,女子择偶也有一句俗语。好女不嫁大马猴,大马猴指的是什么人呢?
油嘴滑舌不安分之人
俗话说:嫁鸡随鸡嫁狗随狗。
女子嫁出去后下半辈子的幸福都掌握在婆家手里了,所以婚姻对于女子来讲是非常重要的选择。
父母为了不让女儿后半生受苦,肯定会为他们许配个好人家。男方家境殷实,最重要的是门当户对,人品长相更不能差。
好女不嫁大马猴,大马猴第一层含义便指长相像猴子一样,尖嘴猴腮的丑陋男子。长相是给人的第一印象,长得不好看在第一关肯定就被淘汰了。
有人说面由心生,一个长相贼眉鼠眼的人,品行肯定不好。
第二层意思便是长相如大马猴一般,脾性大概也像猴子般油嘴滑舌,活蹦乱跳,不安稳。
一个男子太过能说会道,是很招老人讨厌的。
这样的人会给人一种不踏实、满嘴谎话、不着调的感觉。嘴上一套,背后一套,女的嫁过去肯定不会幸福。
男子在外打拼,除了能挣钱养家外,重要的还要顾家,留家。要是像猴子般上蹿下跳,在家待不住,那么人心多半会飞走。
这样的男人就是如今我们所说的“渣男”。
会说好听的话,但不干实事,甚至在外还找其他女人。品行好的女子若是嫁给这样的人,后半生大概要以泪洗面了。
对如今社会的影响
老人的俗话都是靠之前的生活经验总结出来的,对于那个年代来讲是有一定意义的。现代社会对于这种俗话,便要“取其精华去其糟粕”。
对于女子来讲,找一个能养家又顾家的男子是正确的选择,却是不能嫁给“大马猴”般的人。但是现如今婚姻并不是女子唯一的出路,只要自己过得好,一个人照样有幸福的未来。
女子追求自由平等的生活,想要无拘无束的人生。
婚姻是女子生活的枷锁,进入婚姻等于放弃一半自我。要照顾老人、哺育孩子,还要在外工作,这样的生活对于女性就是压力。
“红扶桑”对于女子更是偏见,漂亮、美丽、大方是现如今女子追求的模样。
每个女孩子都希望像“红扶桑”一般花开绚丽,夺人眼球。
漂亮不是原罪,偏见才是罪恶。
谁说长得好看的女子就会红杏出墙,谁说漂亮的女子就不顾家。美丽是每个人向往的事情,品性才是决定一个人行为的标准。
不管是“红扶桑”还是“大马猴”都是对男女容貌的偏见,人不可貌相,一个人的能力和品质都不能以长相论高低。
结语
婚姻是人生阶段要走的路,但不是必须要经历的道路。
爱情已经不是生活的全部,它只是生活的调味剂,不要让婚姻影响自己的生活,不要让爱情占据理性的头脑。
不要让之前的思想框住我们新时代的脚步,我们寻找的是合适自己的另一半。
只要两个人合得来,不管是“红扶桑”还是“大马猴”,好好经营自己的婚姻都会收获美好的结局。
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yiyanjun.com/10350.html